「一個炳忠不夠,你有試過再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個炳忠嗎?」
教育部去年透過黑箱作業,強行通過媚中的十二年國教課綱,雖引起學界普遍的反彈,法院也判決其程序違法,但在「馬意」大於一切的狀況下,教育部仍決定在今年八月全面推行新課綱。
這個新版課綱主要變更的是歷史科部份。課綱委員依照「馬的政治正確」原則,刪改價值中性詞彙,走向仇日媚中路線,也增加了一些和台灣根本沒啥毛關係,只是課綱委員個人喜好的歷史事件與人物。
為什麼要強推這個課綱?因為他們想透過這課綱,灌輸下一代特定的意識形態,讓孩子們個個都變成王炳忠。王炳忠?就是那當前統派第一戰將,總是帶著他的快樂朋友們一起開記者會的新黨少年捲舌哥。
你可以把這課綱視為馬英九在全面政治挫敗後的最後一擊,是他想留給台灣的「永恆資產」。
面對這種將台灣青少年「炳忠化」的課綱,我們能做什麼呢?